新聞資訊

饒毅:轉基因在美國的遭際

一個剛剛拿到哈佛大學助理教授職位的科學家,目睹群眾示威游行、耳聞諾貝爾獎得主嚴厲聲討他正投身的新興科學技術,面對地方政府“不準做”的禁令,只好望風而逃。

這是1976年發(fā)生在美國的真事,被嚇跑的科學家叫Maniatis。他是1970年代基因工程所需要的系列技術中幾個重要技術的***之一,42歲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,1985年任哈佛大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系主任,2009年起任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系主任。他在1982年主編《分子克隆》一書,是全世界學習基因技術的教科書。

美國在1970到1980年代初,曾經出現一批人圍剿正在起步的基因克隆和操縱技術。雖然從1950到1970年代美國的科學飛速發(fā)展,還是有人懷疑重組基因技術的**。有些懷疑是因為不理解剛剛興起的基因技術所導致,但有些是超越自己知識范圍越界扮演權威的蠻橫所造成。比如哈佛的George Wald教授,因為研究眼睛中光化學獲得1967年諾貝爾醫(yī)學獎。但是,Wald并不懂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,曾犯過非常初級的錯誤。在1970年代,他公開出面反對基因工程,有些用詞聽上去很嚇人。那時還有人說基因工程用的**會特別危害婦女,嚇的一些女性不敢在實驗室附近工作。

Maniatis于1976年獲得哈佛大學助理教授職位,但鑒于當時的形勢,他無法去哈佛上任,而是先逃到紐約的冷泉港,發(fā)明了一些迄今仍然常用的基因克隆技術。幾年后,他發(fā)現哈佛還不能做基因克隆,就跑到加州理工學院。直到麻省松綁以后,才到哈佛任教。

三十多年來,轉基因技術并沒有帶來初危言聳聽者所預言的可怕后果;對于此技術進一步的應用,導致轉基因食物的產生。

近年反轉基因的聲音不少,甚至出現了科學家在作學術報告時有人鬧事的非正?,F象。

大眾對轉基因動植物持謹慎的態(tài)度,對新技術和新產品要求高、要求嚴,很自然、合理。但是,目前有些人過激批判轉基因動植物,甚至以無依據的說法和謠言壓制我國研究轉基因動植物,甚至妖魔化相關科研人員,卻是令人擔憂的問題。

我認為,需要注意公司為了利益而壟斷技術。一些農業(yè)公司為了盈利,設置關節(jié)使其他人非得每年向他們購買種子。我國需要用政策對付這種壟斷,也更需要科學家以自主技術打破壟斷。但是,如果對于不是主要問題的**性過度批判而阻礙我國研究新技術,反而有利于技術**的國外大公司繼續(xù)壟斷,阻礙我國轉基因技術的產業(yè)應用。國外大公司不可能因為我國的反對而不做轉基因產品,在我國激烈反對轉基因的結果,只能是減慢我國新興的技術開發(fā)。在我們本來不**的情況下,減慢技術發(fā)展無異于產業(yè)**。

還有一種貌似公允、實為謬誤的說法:轉基因食物現在沒有危害,但是不能保證幾百年后、幾代人以后沒有危害。按照這種邏輯,計算機、手機之類新產品應該禁用。事實上,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常用物品,并沒有人去證明——也根本無法證明——它們“幾百年以后無害”。

我自己和轉基因商業(yè)化無關。但是,和近三十年很多做生物研究的一樣,多年來我用過很多轉基因動物做實驗,制造過用于科學實驗的轉基因動物,而且經常接觸轉基因動植物。以前也有人說用轉基因做研究很危險,但我們上萬人證明沒有問題?,F在有人說轉基因食物有問題,并無證據,而是像三十年前的危言聳聽一樣。實際上美國93%的大豆都是轉基因、玉米86%是轉基因。美國人直接食用轉基因食物,也吃食用轉基因食物飼料的動物,這兩個群體加起來數量很大。一般懂得現代分子生物學的人,絕大多數不拒絕食用轉基因食物。

對轉基因不理解的人本無惡意,要求“謹慎”也無可厚非。但是,一些過分的反基因人士卻以無知和偏見來煽動大眾。有些雖在學術機構工作但并不懂現代分子生物學的人,正在重演三十多年前美國反轉基因教授George Wald的角色。他們危言聳聽,極力**批判和反對轉基因動植物。這些聲音對公眾有很大的欺騙性,對我國的農業(yè)和科技發(fā)展有相當的危害性?,F代生物科學和轉基因技術都有扎實基礎,愿意關心的人們可以通過一些書和可靠的文章獲知實情。在生物技術產業(yè)還從來沒有在起飛的情況下,幼稚地打擊轉基因技術的應用,會損害生物產業(yè)、阻礙經濟發(fā)展、也不利于人民健康。如果不自主研發(fā)轉基因的經濟作物,后必將完全依賴西方。

在經濟發(fā)展但人民生活還有待改善的時候,對于亟需應用的新技術,人們應該理性對待,防止極端傾向泛濫。

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2624號